刘弘基、窦琮三人都是不愿意跟随隋炀帝征讨高句丽而逃到太原避难的武官,李世民对他们非常尊敬,常常登门拜访,并且与长孙顺德结下了血缘关系。大家都知道李世民的妻子是后来的长孙皇后,这位长孙皇后正是隋朝著名政治家长孙晟的女儿,而长孙顺德又是长孙晟的族弟。长孙顺德和刘弘基皆是骁勇之人,后来都位二十四功臣。刘文静和裴寂是好朋友,两人都足智多谋,皆是唐朝开国功臣。当时刘文静任晋阳令,裴寂任晋阳宫监,两人有一次夜晚登高望远,见远处烽火四起,裴寂率先感叹:“贫贱如此,复逢乱离,将何以自存!”这话语充满哀怨,足见裴寂心中的愤懑不平。刘文静则呵呵一笑:“时事可知,吾二人相得,何忧贫贱?”这一席话将文人的傲气展露无遗。刘文静一直期望着能够遇到明主,他最先结识了李世民,觉得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非同一般,于是对裴寂说:“此非常人,豁达类汉高,神武同魏祖,年虽少,命世之才也。”这一句评语把李世民比作汉高祖刘邦和魏武帝曹操,试想一个人年纪轻轻便能得到如此评价,的确非常可贵!但是裴寂不以为然,他自己没有见过李世民,所以不愿意凭借刘文静的一面之词来判断一个人。两个高傲的文士,谁都不服谁,颇有意思,令人捧腹。而李世民最终能与裴寂取得联系,还要归功于李渊。李渊与裴寂是好朋友,刘文静抓住这层关系,把裴寂推荐给了李世民。李世民知道裴寂心高气傲,又好赌,于是不惜自掏腰包,散钱百万,让龙山令高斌廉拿去跟裴寂赌,次次都故意输给他,裴寂非常高兴,知道李世民是一个礼贤下士、求才若渴的人,于是开始与他来往。不过李世民真正开始谋划起兵大计,是在狱中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《旧唐书·刘文静传》记载:“后文静坐与李密连婚,炀帝令系于郡狱。”刘文静与造反的李密有姻亲关系,所以受到李密牵连而被下狱,正好关在太原。李世民赶紧前去探望,两人就在狱中谋划了一出太原起兵的方略。刘文静心里早就有此打算,但是他不知道李世民举兵的心思坚定不坚定,所以他先试探了一下李世民:“天下大乱,非高、光之才,不能定也。”“高”指的是汉高祖刘邦,“光”指的是光武帝刘秀。很显然,刘文静是以一个不得志的治世能臣的口吻来试探李世民。李世民倒是十分直爽:“安知其无,但人不识耳。我来相省,非儿女子之情,欲与君议大事也。计将安出?”其中,“安知其无,但人不识耳”一句说得多么骄傲,这句话说得正是自己,然后李世民不再跟刘文静兜圈子,而是直接表明来由:“计将安出?”刘文静见李世民果然心存鸿鹄之志,于是跟他说:
今李密长围洛邑,主上流播淮南,大贼连州郡、小盗阻泽山者,万数矣,但须真主驱驾取之。诚能应天顺人,举旗大呼,则四海不足定也。今太原百姓避盗贼者,皆入此城。文静为令数年,知其豪杰,一朝啸集,可得十万人,尊公所领之兵,复且数万,君言出口,谁敢不从?乘虚入关,号令天下,不盈半岁,帝业可成。
刘文静的头脑无疑是冷静而客观的。他为李世民分析了天下大势,隋炀帝躲在江都不敢出来,李密与王世充在东都洛阳僵持不下,天下值得取且可取之处,只剩长安。所以刘文静建议李世民,从太原举兵,向西挺近,进入关中,占据隋朝政治中心——长安。李世民又把这个计策告诉了裴寂,裴寂也许诺愿意帮李世民实现帝业。
综合以上的史料,我们可以发现李渊和李世民都有起兵之意,两人都曾为起兵反隋做过一些前期准备,只不过区别就在于,李世民的准备工作做得更为全面,搞出来的动静也更大,而李渊的动作或许更加谨小慎微一点,但无论如何,笔者认为不可武断地认为太原起兵就是李世民或李渊一人之功,父子两人皆有准备,只不过规模不同而已。现在对于李世民来说,他不知道父亲李渊的态度,也不知道应该怎样鼓动父亲起兵,而对于李渊来说,揭竿而起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,但现在缺少一个合理的契机和合适的时间。大业十二年(公元616年),山西马邑(今山西省朔州市)接连发生了两件事,逐渐坚定了李渊起兵的念头。第一件事笔者于前文曾提到过一次——东突厥继雁门之围后,再次南侵,袭略马邑。在《隋书·突厥传》中,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记载:“唐公以兵击走之”,不过,这是突厥列传中的记载,这条史料比较粗略,只交代了突厥袭略马邑的最终结果是以失败告终。实际上李渊击退突厥的过程并没有这么顺利,反而是一波三折。按照《资治通鉴》的记载,突厥入侵的时候,李渊曾派自己的副手高君雅和马邑太守王仁恭与突厥交战,但两人均被突厥击败。要知道隋炀帝刚刚经历了雁门之围,他现在对一切有关突厥的问题非常敏感,一听说高君雅和王仁恭战败,一纸罪诏立刻降了下来。李渊非常恐慌,担心最终这条罪状会落到自己头上。李世民看出来父亲的顾虑,借机跟他说:
今主上无道,百姓困穷,晋阳城外皆为战场。大人若守小节,下有寇盗,上有严刑,危亡无日。不若顺民心,兴义兵,转祸为福,此天授之时也。
李世民选择的进谏时机还是非常恰当的,但是李渊依然表现出了谨小慎微的一面:“你怎么能出此大逆不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