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类对于未知的东西,会有一种来自本能的抗拒和抵触,这是一种自然的保护机制,但是人同样对于未知的东西有好奇。
这一代的学生都跟王耀差不多,是80后,从小是听过戏曲的,小时候哪家红白喜事都会叫戏班子热闹,所以他们也是从小听过这些戏曲的,但是那些戏曲都是一些以热闹为主的。
而且那时年纪小,也听不懂唱的什么,只能感觉到吵,这种吵让很多80后对于戏曲这项表演形式本身就有一种抵触心态。
再加上社会风气,宝岛香江那边的西方式的现代化流行文化入侵,新型的流行歌曲,偶像剧等等,让大部分人对于戏曲的印象就是一个词‘老土’。
所以这些人更是从心里抵触戏曲这种东西了,甚至一提起戏曲就嗤之以鼻,但是现在真正能了解一下戏曲,不说故事,单从那种舞台表演形式和有些熟悉的乡音,都让人感受到温馨。
再加上剧本故事表演的好,一下子让所有人察觉到,戏曲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,跟自己想象中那种咿咿呀呀,鬼哭狼嚎,敲锣打鼓完全不一样。
戏曲像是一部电影,一部跟观众有交流的电影,台上演员会因为台下观众的叫好声兴奋,观众也会因为表演而惊叹。
戏剧界有一个专业术语,叫做第四面墙。
因为不管在镜头还是视觉的框架下,只能写实的显示出三面墙,还有一面,是正对观众沿着舞台边不存在的墙。
对于演员来说,这堵墙是为了让演员跟观众隔开,沉浸在表演中。
对于观众来说,这堵墙是为了让观众能以上帝视角全面进入故事和表演中。
但是戏曲,好像是打破了这第四面墙,演员跟观众其实是有互动的,观众有时不能以上帝视角纵观全局,而是直接被代入单一角色视角,体悟着人物的悲喜。
这种表演来带了感官,似乎更加深入人心,所以最后一幕,所有人才会哭的那么悲伤。
因为他们似乎把自己也代入到死去的武训身上了。
他们哭的不是武训的死,而是那教室内传出来的朗朗读书声。
死得其所。
本来学校下午还有一场全校的研讨大会,因为这场戏曲的原因,同学们想要更深入的了解一下,什么叫中华的传统艺术。
校长临时决定把下午的时间给徐峰,让他带着剧团人员给学生们科普一下,什么叫戏曲。
徐峰通知了在家里忐忑等消息的徐玉兰等人,让这些戏曲大师们来介绍什么是戏曲,什么是传统,有这种机会,徐玉林等人更是喜不自禁。
王耀四十分钟的表演,让他累坏了,中午吃了足足一盆饭,让学校的几个陪同主任吓了一跳。
“你别跟只藏獒一样,丢人。”贺赛飞有些看不下去了,红着脸拧了王耀一把。
王耀皱起眉不满的瞥了眼贺赛飞。
“别在意,这孩子什么都好,就是能吃。”茅韦涛干笑着说道。
“这么能吃,还这么瘦,怎么做到的?”一个年轻的女老师笑眯眯的看着王耀,伸手摸了摸王耀的肩膀。
王耀身子一僵。
“越剧男生还是比较少的,你是专门唱小生的?”一个懂戏的男老师笑着问道。
“我什么都唱,打杂的。”王耀擦了擦嘴“多谢款待。”
“还要多谢您的表演呢。”女老师笑道“你们还有没有别的戏?我下次去看。”
王耀微微挑眉露出笑容“目前就这一折,不过剧院里是的完整版,这次演出的是精简版,如果有兴趣,我可以送几张票给老师们。”
老师们大喜,吃饱喝足了,众人去了下午演讲的操场。